欢迎进入云南睿思幼儿园
TELL:0871-65667687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我的4个女儿都是从很小开始就自己吃饭、穿衣服了。从6岁开始,她们每天自己走单程半个小时的路上学、放学,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我们接送。从七八岁开始,她们去登山或旅行,都会自己整理行李。10多岁,她们会按照说明书把宜家的家具组装起来,也会给汽车换轮胎。
有时候,我和先生要有自己的“成人时间”,去城里看电影、吃饭,姐姐会自然地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孩子们从小参加童子军,后来成了“小领导”,周末组织十几个比她们小的孩子去树林里露营,搭帐篷、生篝火、过夜,从计划到完成,一切自己搞定。凡此种种,有时候我想帮忙,孩子们反而会对我说:“妈妈,你不用管,我们自己来!”
当然,孩子的独立性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一个从婴儿期就开始的慢慢训练的过程。吃饭穿衣是每个孩子学习独立的第一步。从原则上来说,只要孩子有能力握住勺子,就可以训练他自己吃饭了。在挪威,从孩子能自己坐开始,就会为他准备一把可以升降的椅子,让孩子和家人一起用餐。
很多父母会担心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可能吃不够,这是一个误区。我相信,孩子饱还是不饱,他们自己最有数,完全不用父母跟在后面一勺又一勺地“填鸭”式喂饭。作为成人,我们常常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学习穿衣服对于很多孩子来讲并不难,难的是我们成人的耐心。在孩子学习穿衣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我的做法是在出门前20分钟或半个小时就把孩子要穿的衣服找出来,放在孩子的面前,让她按自己的速度慢慢来。我记得,冬天出门前,我的几个女儿给自己从里到外一层层套上羊毛内衣、长筒袜、套头衫、毛衣、厚厚的防风防雪连体服。她们会一边咯咯地笑作一团,一边把连裤/袜套在头上,扮成有两只长耳朵的兔子又笑又跳。穿衣服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啊。
另外,孩子也会从错误中学习。小时候,孩子把衣服、鞋子穿反的事情时有发生,父母无需大惊小怪。比如我的二女儿小时候就好几次反穿过鞋子,结果走路摔了跟头,自己就自然把鞋换了过来。
著/名的心理学家玛丽·艾斯沃斯在发表的儿童对父母或其他成人的“依恋理论”中指出,大部分的孩子会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在陌生情境中,当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在身边时,孩子会对环境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更愿意与陌生人互动。当主要照顾者离开时,孩子会感到难过、哭泣;当主要照顾者回来时,孩子会很快靠近照顾者并寻求安慰。孩子对照顾者的安全依附感是孩子探索环境、学习新事物、发展自我概念的前提,对于其以后的社会能力、情感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说,让孩子独立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而是给孩子爱与安全感,无论孩子成败都给予鼓励,让孩子探索环境、学习独立的最/好支持。
在我家的电脑里,有几个“打包单”,里面有,夏天去南欧度假带什么,上山滑雪带什么,去树林露营带什么,等等。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出门之前,我们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箱子或是背包,然后按照“打包单”一项一项说出要带的东西,让孩子们到自己的房间里找出来放进去,然后由我们检查。等孩子再大一些,我们把这些“打包单”打印出来,分给每个孩子,孩子们就会按照单子自己打包。现在,我们出门准备行李,是女儿们提醒我不要忘了带这样那样了。
如果有两个孩子,也是一个训练孩子更加独立的好机会。我的大女儿和三女儿相差5岁,看到老三第一眼,大女儿与生俱来的母性就被大大地激发,从穿衣、喂饭到换尿布,每一样她都想试一试。我们也告诉两个大一些的女儿,这是“我们”的baby,而不光是“爸爸妈妈”的baby。
培养孩子的独立,首先要从心理上确立几个认识。
第一,适当降低标准。挪威有一句俗语:一个孩子天天洗澡,两个孩子每周洗澡,三个孩子掸掸灰。父母最应该学会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握住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不是大问题。我常常带两个女儿回国探亲,一般都在一个月左右。家里剩下只会开罐头和烤比萨饼吃的先生和另外两个姑娘。等我回家时,常会在厨房里发现发霉的面包,冰箱中有被遗忘的、腐烂的水果、蔬菜。一开始我也会抱怨,过后一想,其实孩子们安全地度过了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没有挨冻受饿,烂掉几个苹果、地毯下藏些污垢又有何妨?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一件事情父母习惯这样做,但是孩子可能用另外的方法去完成这件事情,作为父母要接受,即使孩子做得不完/美,也要看到好的一方面;即使给孩子建议,也要在适当的时候。
第二,接受孩子的失败。没有人能做到任何事情都一次成功,做得十全十美。北欧人酷爱各式蛋糕甜品,去朋友家做客时经常要带个自己烘烤的蛋糕。大概从大女儿七八岁起,我们家烘焙的任务就完全由姑娘们承担了。在她们四五岁的时候,我如果烤面包和烘蛋糕,就让她们一起来,最开始是打几个鸡蛋,然后慢慢地教她们如何使用量杯(顺便学学数学),让她们了解什么样的温度能使酵母发挥作用……在数个月甚至数年中,我们家的厨房都是面粉纷飞,瓷砖上溅满了黄油与糖水,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早餐的面包坚如花岗岩,吃一片就可以坚持一天不饿。但是现在,女儿们的烘焙技术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我。
记得有一次买了宜家的柜子,大女儿用了整整一个下午自己把柜子组装完,骄傲地向我展示,然后得意洋洋地安装抽屉,却发现抽屉槽全部装反了。女儿重新安装抽屉槽时兴奋地对我说:哈哈,这次我装得快多了,真是熟能生巧啊。
在挪威,教育孩子非常强调孩子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其实,孩子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读过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说,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我的孩子不会因我的离去而落入悲惨的境地,并可以生活得更好。在挪威有一句话:孩子是借来的,总有一天会离开你。中国也有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不是金子,而是能点石成金的手指——独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