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云南睿思幼儿园
TELL:0871-65667687
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幼儿问题解决的综合性真实情境。积木游戏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建构游戏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健康、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建构游戏(包括积木游戏)是“‘象征性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的一种过渡’,它最初受象征主义的影响,但逐渐成为真正的智力适应活动”。〔1〕反观目前对积木游戏发展价值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五大学习与发展领域,缺乏对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作用应有的关注。〔2〕帮助幼儿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问题解决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表征问题阶段、解决问题阶段、监控和评估问题阶段。〔4〕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正确地进行问题(内部)表征是问题解决的关键。〔5〕关于问题表征的定义,目前学界还存在不同意见,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问题表征包括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两方面。内部表征是“问题解决者从问题刺、激、情景中提取信息,从记忆系统中回收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编码信息,以形成对问题结构的心理图式”。〔6〕这就是说,内部表征是对问题的理解,即问题解决者构建的关于问题解决的认知结构。外部表征则是“问题情景的成分和结构,包括物理符号、物体、维度,以及外部规则、约束条件或边界条件等”,〔7〕即问题本身的提法、问题的外部结构和情境等,它可以用图表、照片或文字等形式加以呈现。问题的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是两个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幼儿在开展积木游戏的过程中会面临种种不同性质、难度的问题,包括认知问题、社会性问题、数学问题、美学问题、情感问题等。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幼儿在积木游戏中对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
根据问题空间是否明确,问题可以划分为良构问题和非良构问题。幼儿在开展积木游戏过程中所碰到的建构认知类问题,主要是指与建构这一领域知识和实际操作行为有关的问题。它属于非良构问题,因为其问题成分常常是未知的,问题空间也并不明晰。这些建构认知类问题,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决策类问题、设计类问题和疑难排除类问题。
◆决策类问题
决策类问题主要指在熟悉情境、明了限制条件的前提下,从几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的问题。表现在幼儿积木游戏中,往往是幼儿对积木游戏材料(包括数量、形状、颜色等)、游戏伙伴、游戏地点、游戏主题等做出选择。例如,在一堆积木中,幼儿挑选了一定数量、一定形状的积木,走向某个场所和某名幼儿一起搭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面临多个决策类建构认知问题。
◆设计类问题
设计类问题主要指幼儿能够识别建构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通过具体设计活动表征他的认识和理解。设计类问题包括建构物的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某个部分内部的细节,需要多少不同颜色、形状的建构零件,以什么操作方式(如平铺、叠高、架空、围合等)来完成等。例如,幼儿欲建构“火箭塔”,会对“火箭塔”的构成进行预先设计,如“火箭塔”包括哪几个部分,用什么建构塔基、电梯及主体部分等。
◆疑难排除类问题
疑难排除类问题主要指幼儿能识别建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诊断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幼儿在积木游戏中遇到的疑难排除类问题主要有稳定性问题、连接性问题、平衡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材料性问题等。例如,建构物之所以倒塌,是因为大积木放在了小积木之上;建构滑梯的过程中滑梯滑落,是因为其下方缺乏支撑物和阻挡物等。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问题表征贯穿整个问题解决过程,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核心要素。幼儿在积木游戏中对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实际上就是组织建构认知类问题空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对建构认知类问题的不同类型表征。
◆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的发展
对于幼儿而言,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往往是按照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进行的。一个是从现有条件出发,一个是从目标出发。幼儿年龄越小,越可能从现有条件出发。
从现有条件出发的问题表征方式,在本质上是一种试误法。因为幼儿对问题解决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对现有建构条件基础上自己的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缺乏判断能力,因此,他会对每一种可能进行尝试。如果幼儿对“建构”有了一定的经验,他就会更倾向于选择某种或某个“可能”进行尝试,而放弃一些其他的“可能”。如果幼儿在积木建构游戏中具备解决各类不同性质、不同难度问题的充分的知识和经验,他就可以实现对建构认知类问题的完全表征,并顺利解决问题。
从目标出发的问题解决路线更多是针对问题的分解和转化而言的。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复杂问题,也就是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往往不确定或比较模糊。这时,幼儿对问题的表征就必然会存在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错误到正确、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这样就存在一个从无表征到完全表征的过程。在无表征状态下,问题解决只能采用试误的方法来完成;完全表征状态实现了对问题的顿悟;中间状态则是在建构知识经验参与下的类比式或分析式问题解决,此时幼儿会一步一步地比较、分析、假设和判断,具有明显的目标朝向色彩。〔8〕
因此,幼儿在积木游戏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建构认知类问题时,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表征:无表征下的试误→有表征下的类比、分析→完全表征下的顿悟。
◆影响幼儿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的因素
对于积木游戏中不同性质和难度的建构认知类问题,不同的幼儿表征方式和程度也会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影响幼儿对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然,可以将其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1.内部因素
影响幼儿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的内部因素主要有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幼儿有关建构的知识及其结构化程度、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策略、幼儿的元认知状态等。非认知因素涉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等。
第一,幼儿有关建构的知识及其结构化程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专家在解决非良构问题过程中会运用大量的具体领域知识。完整的具体领域知识可能会提高在相关领域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增加幼儿有关建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有提高其对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能力的作用。幼儿有关建构的知识,至少涉及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的陈述性知识包括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如基础、墙体或柱、楼层、梁、楼梯、屋顶、门窗等)、建筑结构要求(安全、稳固、平衡、美观等)、建筑绘图等。程序性知识则涉及如何做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设计建筑物或建筑物群,如何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如何搭建墙体,如何搭建楼梯,如何保持建筑物的平衡,如何绘制建筑图等。
幼儿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有关建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将其结构化并加以优化,以促进幼儿对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和解决。积木游戏“能手”往往使用的是有组织的“图式”,而不是孤立的、零散的、碎片化的经验。形成这种表征问题的“图式”,往往需要通过大量样例的学习。样例既包含建构原理信息,又包含建构形式信息。原理信息往往是幼儿解决积木游戏中设计类和疑难排除类问题的关键。
第二,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策略。
幼儿在积木游戏中,是否具有解决建构认知类问题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策略,即幼儿能否对问题进行感知、理解、分析、概括、评估,往往预示着幼儿会如何去解决此类问题。根据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说,我们认为幼儿在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解决中,其思维水平可能包括以下六个层面:回忆经验内容的感知性思考、诠释事件意义的理解性思考、发现影响因素的分析性思考、改变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性思考、整合个别经验的概括性思考和依据目的进行判断的评估性思考。在某个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幼儿可能会综合使用若干种不同水平的思维和认知策略。以幼儿搭建积木滑梯为例。活动初期,由幼儿个人搭建积木滑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幼儿都会试图回忆自己玩滑梯的经验,这属于回忆经验内容的感知性思考。在搭建滑梯的过程中,幼儿会察觉到坡道有高低落差的特征,这是诠释事件意义的理解性思考。同时,幼儿尝试将长方形积木斜放来表征坡道,这可以说是改变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性思考。活动后期,幼儿对同伴提出的关于积木滑梯结构的问题做出回应,增加了“楼梯”以及用于连接楼梯和坡道的“平台”,使其更贴近真实世界中滑梯的造型。这里就可能包括认为平台会倒塌的原因是四倍块积木太重的分析性思考;综合多次坡道失败的经验,提出“以楼梯来支撑坡道”的概括性思考;选择四倍块积木当作坡道扶手的评估性思考。
第三,幼儿的元认知状态。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显示,问题解决者的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监控及问题解决策略,这三种元认知状态/成分与问题表征水平或表征能力均显著相关,尤其是问题解决者的自我效能感。〔9〕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10〕幼儿的自我效能感通过情感性因素,直接影响幼儿在积木游戏中解决建构认知类问题的信心,进而影响其对问题的表征和解决。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最无效的方法是试图直接从改变学生的动机强度、兴趣或情绪状态入手,最有效的方法则是从认知操作策略与方法入手,让学生采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成功地解决问题”,〔11〕由此获得正向积极反馈,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外部因素
影响幼儿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的外部因素较多,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问题的种类、难度、数量、呈现方式以及幼儿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等。
第一,问题的种类、难度、数量和呈现方式。
研究显示,问题呈现方式会影响问题的表征。不同的问题呈现方式和幼儿对该问题的外部表征方式是紧密相关的。〔12〕问题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如文字描述,使用装饰图、信息图、视频等,而这些不同的呈现方式与问题的种类、难度、数量等结合,会产生多种复杂的情况,影响幼儿问题表征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第二,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
幼儿往往是在他人的启发和引导下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因此,与成人(熟悉或不熟悉的、教师或家长)、同伴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方式往往会影响其对问题的表征。例如,幼儿往往模仿游戏中的“能手”,或者与他人商讨问题所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解决等,这都会影响其对问题的表征和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
问题的表征建立在对问题的正确理解上,问题的适宜表征对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幼儿受年龄、发展水平等因素所限,其工作记忆的容量相较成人而言,非常有限。因此,幼儿在对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进行表征时,必须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对问题进行界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从以下这个支持性流程入手,促进幼儿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能力的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13〕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使之与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矛盾、冲突,以激发幼儿问题解决的欲望。在积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木为媒介”创设问题情境,减少或增加积木的种类、数量或改变积木的呈现方式,例如减少四倍块积木的数量,促使幼儿思考其他积木与四倍块积木之间的等量关系等。教师也可向幼儿提供有结构造型或无结构造型的实物、图纸,或反映幼儿建构过程及结果的照片或视频,促使幼儿表征建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自身为媒介,通过提问来开启问题,促进幼儿问题表征和解决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尤其需要考虑问题的层次性,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引导幼儿在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问题提示下,提升问题表征和解决能力。
◆支持幼儿对积木游戏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
1.促进问题解决共同体形成
幼儿对问题的表征受其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的影响。教师为提升幼儿问题表征能力,可鼓励并引导幼儿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做“小先生”,促进问题解决共同体的形成。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保障游戏中每个参与者都有经验分享、需求表达、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以创造平等、对话的游戏关系和氛围。
2.丰富幼儿的积木建构经验
丰富幼儿的积木建构经历和体验,一方面可以增强其脑部特定神经回路的深刻联系,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问题表征能力的发展。教师可通过鼓励幼儿参与积木游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建构物及其组成,激发幼儿的思考,以丰富幼儿的积木建构经验。
3.提高幼儿建构知识的结构化程度
在积木游戏中,幼儿面对的建构认知类问题既存在数量上的差异,更存在性质和种类上的不同。这就必然要求幼儿一方面要丰富有关建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建构知识的结构化,以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表征。教师可创设条件,鼓励幼儿通过替代性观察(即观察有经验专家的建构行为,这里的有经验专家包括各个行业的相关人员、教师、其他幼儿等),和专家一起完成建构任务,按样例进行练习等,来完成相应的积木建构任务。
4.提升问题表征的表象化和清晰化水平
教师可鼓励幼儿通过绘制建构图、流程图,或制作模型和列表,或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等方式表征问题,以提升幼儿对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表征的表象化和清晰化水平,同时也促进幼儿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测能力的发展。